2023年12月28日 11:33:10
专家简介
仇明:医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微创外科主任。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—内镜专业组副组长。
病例摘要
患者,男性,52岁。
主诉:烧心伴胃内容物反流5年。
主要检查结果: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A级,上消化道钡餐提示滑动性裂孔疝,24小时 pH监测 DeMeester评分 112.52。
手术指征:GERD/HH诊断明确,抗反流屏障受损。
手术器械
仪器:腹腔镜(stryker)
器械:10 mm LigaSure (Coviden)
5 mm超声刀(强生)
6-plys生物补片(Cook)
手术视频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origin=https%3A%2F%2Fmp.weixin.qq.com&containerId=js_tx_video_container_0.021442867201935556&vid=x13183w1ad6&width=677&height=507.75&autoplay=false&allowFullScreen=true&chid=17&full=true&show1080p=false&isDebugIframe=false
手术麻醉:全麻
手术体位:仰卧分腿位
手术切口:脐上5 cm、10 mm观察孔;左锁骨中线肋缘下12 mm主操作孔;左腋前线肋缘下5 mm、剑突下5 mm、右锁骨中线肋缘下5 mm辅助孔。
术后情况
术后患者恢复情况满意,术后2天开始进流质,术后5天出院。
术后随访1年,自述症状明显缓解,复查钡餐未见复发证据。
专家点评
关于食管裂孔疝修补后放置补片的指征一直存在争议。有建议常规放置补片,也有建议把裂孔大小作为放置补片的指征。目前两类补片,即合成补片和生物补片。对于生物补片和合成补片优缺点,一项在SAGES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,大多数医生认为合成补片能够将食管裂孔疝术后复发率降至接近零,但其相关并发症(主要是侵袭食管)阻碍了其推广应用;生物补片虽然安全性高,但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。我们应用生物补片的长期结果良好,无显著并发症出现,需要强调的是固定补片的技术。生物补片组浸泡SIS后,将其平铺于食管后,U型下缘位于缝合裂孔最上一针水平,以可吸收线固定于膈肌脚,随后将U型两臂固定于左右膈肌脚,随后根据需要缝合数针,确保补片平整无皱缩。既可以加固薄弱的膈肌脚,又可以防止补片相关的吞咽困难的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