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2月28日 11:28:47
专家简介
王俊,男,教授、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。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胸部微创中心主任、北京大学医学部胸外科学系主任。
病例摘要
患者,男性,52岁。
主诉
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2年半。
胸部CT
右肺上叶胸膜下可见一直径约1.6 cm磨玻璃影,边缘清,无胸膜牵拉征,考虑早期肺癌。
手术指征
右肺上叶占位,肺癌可能大。
术前CT
手术器械
仪器:Karl Storz胸腔镜主机及高清摄像头。
器械:卵圆钳、直钳、电钩、腔镜用分离钳、腔镜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等。
手术视频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origin=https%3A%2F%2Fmp.weixin.qq.com&containerId=js_tx_video_container_0.9406870231871658&vid=y131696copi&width=677&height=507.75&autoplay=false&allowFullScreen=true&chid=17&full=true&show1080p=false&isDebugIframe=false
手术麻醉:全麻。
手术体位:左侧卧位。
切口:右腋后线第七肋间为观察孔,右腋前线第四肋间为操作孔。
术后情况
术后患者恢复良好,术后第5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,次日出院。术后病理:中分化腺癌,贴壁生长为主型,弹力纤维染色肿瘤未侵犯胸膜,肿瘤大小1.2 cm×0.6 cm, 2、4、7、10、11、12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。最终诊断为右肺上叶腺癌,T1aN0M0,Ia期。
专家点评
近年来我科开始尝试单操作孔,甚至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,主要体会有:
1. 切口的选择与传统胸腔镜类似,但也应根据叶裂及病变的位置调整,选择靠近病变以及适合分离血管的手术切口以便更好探查肿瘤;
2. 单操作孔进行手术时操作孔内同时放置 2 至 4 把器械,需要经常调整各个器械的方向以免互相“打架”,我科医师普遍掌握“王氏手法”(同操作孔、同向、双交叉手法),故在单操作孔手术时并无明显不适,上手较快;
3. 淋巴结和叶间裂处理是难点。由于缺少辅助孔机械的牵引,即使普通淋巴结清扫起来亦有“不受力、飘乎不定”的感觉,因此叶裂分化较差、与血管壁粘连严重的淋巴结分离尤其困难,故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建议果断增加辅助操作孔,避免分离不慎导致出血;
4. 最后手术时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,将每一个操作做稳、做细致,碰到出血不要慌乱,多与扶镜手交流,避免心态失衡、急中出错。